三行

词语解释
三行[ sān xíng ]
⒈ 祝酒三次。
⒉ 三种德行。
引证解释
⒈ 祝酒三次。
引汉 扬雄 《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华乎?”
《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酒若三行,便宜严驾。”
《宋史·乐志十三》:“醆斝三行,盛仪斯举。”
⒉ 三种德行。
引《周礼·地官·师氏》:“﹝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⒊ 春秋 时用战车作战, 晋文公 五年(公元前632年) 晋国 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三军”之外增设三支步兵,称“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以配合原上、中、下的三军战车作战,两者合称六军。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引荀林父 将中行, 屠击 将右行, 先蔑 将左行。”
杜预 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復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
⒋ 旧指厨夫、油伙及茶房。
国语辞典
三行[ sān xìng ]
⒈ 孝行、友行、顺行三种德行。
引《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三行[ sān háng ]
⒈ 晋本有上、中、下三军,后增设中行、右行、左行三支步兵,称为「三行」,为的是避天子用六军之意。
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文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晋·杜预·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复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
⒉ 三排、三列。
引唐·柳宗元〈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诗:「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
分字解释
※本文更新时间:2024-11-16 04:30:46, "三行"的意思解释、三行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诀别词、诀别诗,两三行,写在六月花开的路上,若还能打着伞走在你的身旁,谁来为我忘川河畔惆怅。
2.一百十八、但是如果使用改进的健壮性和错误处理机制,只需三行代码即可完成同一任务。
相关词语
- sān mù三木
- xíng dòng xiē行动些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业
- sān zhì三至
- háng yè行业
- háng dōng行东
- háng huì行会
- sān guó yǎn yì三国演义
- chéng xíng程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赘行
- háng xíng航行
- pái háng排行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义
- liú xíng流行
-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
- bù xíng步行
- háng qíng行情
- sān lǐ wù三里雾
- sān zhèng三正
- xíng lù zi行路子
- yī mù shí háng一目十行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ān cì三次
- fēi xíng飞行
- sān chǐ jiàn三尺剑
- sān biàn三变
- lǐ xíng里行
- shí sān食三
- zài xíng再行
- xíng lù nán行路难
- sān gù cǎo lú三顾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