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

词语解释
午时[ wǔ shí ]
⒈ 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英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to 1 p.m.;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引唐 白居易 《昼寝》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要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交代了。”
⒉ 半夜。
引宋 王禹偁 《中秋月》诗:“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国语辞典
午时[ wǔ shí ]
⒈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
引唐·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长日安可度?」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
近正午
分字解释
※本文更新时间:2025-01-06 16:40:36, "午时"的意思解释、午时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工作日里,来沙滩休闲的游客并不多,踏完海浪、踩完沙子,在淋浴龙头下简单冲洗后,游人就可以躺在沙滩椅上晒着太阳,享受安闲惬意的下午时光了。
2.哟,若不是我们来,你不会睡死了吧,这都快到午时了,你不感谢我们,还如此口出不逊,是不是找打啊!
3.每到中午时,风就开始刮起来,但不是很大,不会使大海变得波涛汹涌。
4.夏季的白天是夏的特色,烈日总在正午时静静望着我们;知了也在树叶中鸣唱;树荫下人们睡了。多么安详,多么和谐。
5., 每到中午时,风就开始刮起来,但是不很大,不会使大海变得波涛汹涌。
6.小镇今日恰好逢集市,虽说是上午时分,然却已经是人来人往,刹是热闹了。
7.午时以后,法孙策见孙策大军倦怠,锐气已堕,好多人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8.中午时分,太阳照得五谷的叶子油亮油亮的,知了在树上,烟姻儿在庄稼上。振着翅膀鸣叫着。
9.午时,何家大厅内,四周站满了丫鬟仆人,像是有重大事件发生一样,每个人都变得敛声屏息,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来临似的。
10.如果不曾见,或许彼此就不相欠,便可如幽兰匿谷,看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又可云淡风轻,古筝相伴,于夜倚坐月下,巧笑嫣然,于午睡眼朦胧,骗了午时的梦,也骗了自己的情……
相关词语
- dēng shí登时
- shí shí时时
- shí rì时日
- wú shí wú kè无时无刻
- shí kè时客
- jǐ shí几时
- bù shí不时
- shí shàng时尚
- shí xiàn时限
- mǒu shí某时
- shí shí kè kè时时刻刻
- ér shí儿时
- jī shí积时
- xiǎo shí liǎo liǎo小时了了
- dùn shí遁时
- dàng shí当时
- shí xīng时兴
- zhàn shí战时
- shí chén时辰
- hé shí何时
- shí yòng时用
- duō shí多时
- lì shí立时
- shí dài时代
- dào shí到时
- shí ér时而
- lì shí历时
- shàng wǔ上午
- shì shí适时
- shí yōng时廱
- shí sù时速
- shí huì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