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chǐ

知耻


拼音zhī chǐ
注音ㄓ ㄔˇ

繁体知恥

知耻

词语解释

知耻[ zhī chǐ ]

⒈  谓有羞恶之心。

引证解释

⒈  谓有羞恶之心。

《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樵者目金而知耻,耕夫让畔以成仁。”
宋 曾巩 《叙盗》:“此谓养之既足,导之既明,则为盗者知耻而自新。”

国语辞典

知耻[ zhī chǐ ]

⒈  有羞恶之心。

《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分字解释


※本文更新时间:2025-02-23 00:20:52, "知耻"的意思解释、知耻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什么公鸡恬不知耻地恭维杜鹃呢?当然是因为杜鹃也在恭维公鸡呀。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 这个嫌犯真是恬不知耻,明明做了坏事,反而将过错推到被害人身上,实在不可理喻。

4.人一旦利欲薰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5.以反诘把读者说成是反英雄,恬不知耻的享乐主义者,某一先入主题或无意识的囚徒,或随心所欲的意义发明家。

6., 她们都擎着黑伞以躲避灼人的阳光,但对同样灼人的路边恬不知耻的观客的目光,她们毫不在意,从容走过。

7.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恬不知耻地冤枉别人.

8.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格外珍惜自尊,就会主动维护他人的尊严。

9.有人说,朋友是一面镜子,而这样的朋友就像哈哈镜,你的不足是他的长处,有这样的参照,你就不会轻易沾沾自喜,你永远无法并行的朋友让你知耻而后勇。崔永元

10., 自己国内种族岐视泛滥,反而指责别国不讲*权,真是恬不知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