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识

词语解释
有识[ yǒu shí ]
⒈ 有见识。
⒉ 指有见识的人。
⒊ 指成年或能晓事之年。
⒋ 佛教语。犹有情。
引证解释
⒈ 有见识。
引汉 刘向 《说苑·善说》:“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
《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后遂因 何氏 倾没 汉 祚焉。”
元 孔齐 《至正直记·防微杜渐》:“有识之男子,必当絶之于始,慎勿使妇人姑息,伤大义也。”
郭沫若 《羽书集·忠告日本政治家》:“壮年入贵族院,曾锐意于贵族院之改革, 日本 的有识者都以为这位贵公子是相当有为。”
⒉ 指有见识的人。
引《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闚陛下也。”
《后汉书·伏湛传》:“微过斥退,久不復用,有识所惜,儒士痛心。”
⒊ 指成年或能晓事之年。
引《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
吕延济 注:“有识,自三十成立之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劝农》:“然余初有识时,尚见劝农旧扁于府署之门。”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及 夫之 有识而侍兄,先於 敞 者十餘年, 敞 所未及知而 夫之 知之。”
⒋ 佛教语。犹有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诵经·释法宗》:“释法宗,临海 人。少好游猎,尝於 剡 遇射孕鹿,堕胎。鹿母御箭,犹就地舐子。参见“有情”。
引宗 乃悔悟,知贪生爱子是有识所同。於是摧弓折矢出家业道。”
国语辞典
有识[ yǒu shì ]
⒈ 具有真知、灼见。
引《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有识长老莫不震动,此变之大者也。」
《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⒉ 有见识的人。
引《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斯有识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叹息者也。」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⒊ 成年。
引《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
⒋ 佛教用语。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体。也作「众生」、「有情」。
引《义足经·卷上》:「是世乐如见梦,有识寤亦何见。」
分字解释
※本文更新时间:2024-12-08 08:45:45, "有识"的意思解释、有识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早在30年代,一大批有识之士就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居安思危,和谐中国奏响韩寒交响曲,畅谈时事政治,聆听哲思,群聚有识之士,共商盛世。
4.不管一个人拥有多大的才识和能力,假若心术不正,就不能成为有识之人。
5.显意识具有识别检查的功能。另外它还有推理能力,是意志的策源地,并影响着潜意识的活动。
6.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7.载舟覆舟的思想,反映了古代一些有识之士对人民力量的认识。
8.一个人要有立场,不可以没有是非黑白善恶美丑的辨别,就像命理和相貌是生就的一样,人也应该具有识别的能力。
9.人类环境日益恶劣,资源能源日益短缺,气候变化越发异常,地质灾害变的频繁,地球正在逐年变暖,低碳需要养成习惯,有识之士一起呼唤,世界需要鸟语花香。
10., 早在30年代,一大批有识之士就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
相关词语
- guó yǒu国有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炯炯有神
- rèn shi认识
- yǒu jī kě chéng有机可乘
- yīng yǒu应有
- yǒu diǎn有点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hè hè yǒu míng赫赫有名
- yǒu fāng有方
- hán yǒu含有
- chuò chuò yǒu yú绰绰有余
- yǒu shēng yǒu sè有声有色
- yǒu xiàn有限
- yǒu jī zhì有机质
- yǒu nián jì有年纪
- yǒu shuō yǒu xiào有说有笑
- xiàn yǒu现有
- yǒu zhì有致
- guó yǒu huà国有化
- guó yǒu qǐ yè国有企业
- suǒ yǒu所有
- yǒu qù有趣
- zhān shí沾识
- yǒu sè有色
- yǒu fú tóng xiǎng有福同享
- yǒu xīn有心
- yǒu zhì有志
- yǒu shēng dài有声带
- yǒu guāng zhǐ有光纸
- yǒu lì有利
- yǒu shì有事
- yīng yǒu jìn yǒu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