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而立


拼音ér lì
注音ㄦˊ ㄌ一ˋ

而立

词语解释

而立[ ér lì ]

⒈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而立之年。

thirty years of age;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
宋 严有翼 《艺苑雌黄》:“顷有人年七十餘,置一侍婢,年三十。 东坡 戏之曰:‘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见其人默然诚篤,年仅而立。”
鲁迅 《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

国语辞典

而立[ ér lì ]

⒈  到三十岁而有所成就。语出后以而立为三十岁的代称。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如:「年届而立之年,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

法语âge de trente ans

分字解释


※本文更新时间:2024-10-26 15:39:01, "而立"的意思解释、而立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表面上不像秦桧或韩胄那么张牙舞爪,长期内只是以右相身份独相,而勾结了杨后,其权势却更加牢不可破,以至主持和发动了废皇储济王赵,而立宋理宗的政变。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三十而立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坚定。于丹

4.在书法历史上,有勤一生之学而名不见经传者,有学后一经名人表彰而得书坛之誉者,也有一些人专门靠他人之吹捧而立足者,更有为压倒或诋毁他人而大加评论者。

5.我因家境穷困,所以而立之年仍然中馈犹虚。

6.陈与赵两人曾多次并肩而立,只是一个心明如镜,另一个却茫然不觉。

7.一个隆起的土堆映入眼帘,前面赫然而立着一通石碑,上面刻着朱红色的几个大字“夸父陵”。陵上树木成林,蓊蓊郁郁,苍翠一片,在庄重、肃穆之中还透着几分神秘,那树林的绿浓浓的,似乎要流淌出来了。

8.郭绍一惊,急忙转过身去,却见在他面前三人比肩而立,当中一人也不过三十余岁,中等身材,生得却是白净清瘦,眉慈目善,颇有几分悲天悯人之感。

9.在昆仑山脉极西之地,神山仙峰不计其数,论宏伟更有公格尔峰和九别峰,双骄联袂而立,宛若守卫仙径的神将,傲然挺立,气吞万里。

10.纷纷落叶飘向大地,白雪下种子沉睡,一朵花开了,又迅速枯萎。海水中矗起高山,星图不断变幻。草木几百带的枯荣,总有一片片迎风而立,酷似他们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