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恶

词语解释
憎恶[ zēng wù ]
⒈ 憎恨,厌恶。
引证解释
⒈ 憎恨,厌恶。
引《荀子·大略》:“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僻,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三》:“雍齿,上最所憎恶,羣臣共知。”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又见夜叉辈六七人,皆持兵器,铜头铁额,状貌可憎恶,跳梁企掷,进退狞暴。”
清 恽敬 《上汪瑟庵侍郎书》:“然不敢輒以干人者,或好尚不同,徒取憎恶。”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我憎恶那些拿了鞭子,专门鞭扑别人的人们。”
国语辞典
憎恶[ zēng è ]
⒈ 憎恨恶人、坏事。
引《管子·霸言》:「圣人之憎恶也内,愚人之憎恶也外。」
憎恶[ zēng wù ]
⒈ 憎恨厌恶。
引《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费袆传》:「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
近讨厌
反怜爱 喜欢 喜爱 爱好
分字解释
※本文更新时间:2024-12-04 02:21:45, "憎恶"的意思解释、憎恶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与人之间的厌恶,夫妇之间的最有切肤之感,实在令人生畏。假如它变成憎恶,那就是最丑陋的憎恶了。
2., 如果在镇定的外表下,你具有狼的桀敖不驯、作威作福的性格,你就会憎恶失败,完全不能忍受它。
3.如鼠肚鸡肠、过街老鼠、鼠目寸光、獐头鼠目等等,无不带有极强的贬义,人们对鼠的憎恶之情溢于言表。
4.好人都是通过对美德的爱来表达憎恶扬善之心的。
5.我常常憎恶人们以求自卫;假若我是个更强有力的人,我就不用这种武器了。纪伯伦
6.我们十分憎恶那些总喜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势利小人。
7.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8.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9.曾国藩的内心,是鄙夷、憎恶“奉洋若神”的,当买办起家的杨坊被打,他在信中说“足使挟洋人自重者爽然自失”,称心而快意。
10.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徬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快乐养生,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