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
词语解释
形体[ xíng tǐ ]
⒈ 身体形状。
例生物学家们塑造了形体完整的中国猿人模型。
形体态度。——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shape(of a person’s body); physique; form of structure;
⒉ 物体的形状及其结构。
例中、英文的形体远远不同。
英form and structure;
引证解释
⒈ 身体。
引《庄子·达生》:“齐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螻蛄食饭尽去,顷復来,形体稍大,意每异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形体虽死,精神犹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形体维何?眉髮、口齿、耳鼻、手足之类是也。”
⒉ 形象;形状。
引宋 张载 《张子语录》中:“义理无形体,要説则且説得去,其行持则索人工夫。”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识字之初,苦於形体之辨别,声韵之异同,惟恃记问。”
⒊ 疆界;地域。
引《周礼·地官·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灋。”
郑玄 注:“经、形体,皆谓制分界也。”
《周礼·夏官·司马》“形方氏中士四人” 汉 郑玄 注:“形方氏主制四方邦国之形体。”
国语辞典
形体[ xíng tǐ ]
⒈ 形状,身体外貌。
引《汉书·卷三〇·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
近形骸
⒉ 分界。
引《周礼·地官·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法。」
汉·郑玄·注:「经形体皆谓制分界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愁肠百结的近义词(chóu cháng bǎi jié)
乌黑的近义词(wū hēi)
制度的近义词(zhì dù)
向上的近义词(xiàng shàng)
天年的近义词(tiān nián)
决绝的近义词(jué jué)
疆土的近义词(jiāng tǔ)
偶尔的近义词(ǒu ěr)
空气的近义词(kōng qì)
正值的近义词(zhèng zhí)
聪明的近义词(cōng míng)
接近的近义词(jiē jìn)
处处的近义词(chù chù)
平空的近义词(píng kōng)
沟通的近义词(gōu tōng)
简要的近义词(jiǎn yào)
收藏的近义词(shōu cáng)
相合的近义词(xiāng hé)
支持的近义词(zhī chí)
防御的近义词(fáng yù)
刮目相看的近义词(guā mù xiāng kàn)
及格的近义词(jí gé)
征战的近义词(zhēng zhàn)
计划的近义词(jì huà)
隐士的近义词(yǐn s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