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青天霹雳 |
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难割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春深似海 |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
开柙出虎 |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