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蝉的成语

有关蝉的成语

有关蝉的成语共收录27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黄雀伺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貂蝉满座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寒蝉僵鸟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蝉蜕龙变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蝉蜕龙变,弃俗登仙。”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蝉腹龟肠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南齐书 王僧虔传》:“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