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开源节流 |
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开辟收入的新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比喻增收节支。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龙飞凤舞 |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