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澜:大波浪;壮阔:又雄壮又宽广。指水的波涛浩渺广阔。比喻声势雄壮有力;规模宏大。
出处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其年诸短调,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何神勇。”
例子太平天国革命极其波澜壮阔,错综复杂。
基础信息
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
注音ㄅㄛ ㄌㄢˊ ㄓㄨㄤˋ ㄎㄨㄛˋ
繁体波瀾壯闊
正音“澜”,不能读作“làn”。
感情波澜壮阔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运动等。
辨形“壮”,不能写作“状”。
辨析波澜壮阔和“汹涌澎湃”;都可形容水势浩淼或比喻声势浩大。不同在于:在形容水势浩淼时;波澜壮阔为“雄壮宽阔”;“汹涌澎湃”为“(波涛)撞击轰响”。在比喻声势浩大时;波澜壮阔偏重于“雄壮”。强调“规模宏大”;“汹涌澎湃”偏重于“迅猛”;强调“势不可当”。波澜壮阔多用于作品及创作;形容其气势;“汹涌澎湃”多用于形容感情激荡。
歇后语大海里浪涛
谜语不尽长江滚滚来
近义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反义词一潭死水
英语surge high and sweep forward
俄语ширóкая волнá
日语押し寄せる津波の如く勢いのすさまじいさま
德语hohe Wellen schlagend(von stürmischer und mitreiβender Gewalt)
字义分解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栽葱 |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普天同庆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脑瓜不灵 |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黑眉乌嘴 | 眉头嘴脸都不干净。形容淘气、贪玩孩子的肮脏面容。 |
尾生丧身 | 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市怨结祸 | 市:买,换取;祸:灾祸。换取怨恨,结下祸根。 |
闭门思过 | 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