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