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之危的成语故事


旦夕之危

拼音dàn xī zhī wēi

基本解释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暂未找到成语旦夕之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旦夕之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蝶粉蜂黄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爱才如渴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触目皆是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救经引足 荀况《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吉光片羽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2回:“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