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浑然一体 |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
疾如旋踵 |
旋踵:转动脚跟。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化很快。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一网打尽 |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读书三到 |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
连篇累牍 |
连:连接;篇、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叠、堆积。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文辞冗长。 |
跃然纸上 |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
恶作剧 |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
得天独厚 |
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 |
形而上学 |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