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蛮不讲理 |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举棋不定 |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大江东去 |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
微故细过 |
细过:小的过失。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
黑灯瞎火 |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
化外之民 |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
风吹草动 |
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
静言庸违 |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
儿女英雄 |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
威武不能屈 |
威武:武力。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
书缺有间 |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
闷闷不乐 |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
不通水火 |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
拍案叫绝 |
案:几案;桌子;绝:独一无二。拍桌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
仰首伸眉 |
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怨府祸梯 |
怨府:怨恨集中的处所;祸梯:导致祸害的途径。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成为致祸的根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