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末大不掉末大不掉的意思
diào

末大不掉



末大不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基础信息

拼音mò dà bù diào

注音ㄇㄛˋ ㄉㄚˋ ㄅㄨˋ ㄉ一ㄠˋ

感情末大不掉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难以驾驭。

近义词尾大不掉

英语The tail wags the dog.


字义分解

※本文更新时间:2024-10-07 21:20:01, 末大不掉的意思解释、末大不掉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学习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逆道乱常 指违背道德纲常。
力小任重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夫唱妇随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捞一把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空话连篇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万变不离其宗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浅见薄识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饿殍遍野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致知格物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步步深入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难割难分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黄卷幼妇 “绝妙”二字的隐语。
化外之民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说嘴说舌 搬弄是非,没事找事。
山间林下 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