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语重情深 |
犹言语重心长。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