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纲举目张 |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黄卷幼妇 |
“绝妙”二字的隐语。 |
砭庸针俗 |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
目光如炬 |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
唉声叹气 |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
相依为命 |
依:依靠;为命:为生;过日子。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指山说磨 |
比喻错此说彼。 |
热泪盈眶 |
激动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
仰首伸眉 |
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欢天喜地 |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
面红过耳 |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小心眼儿 |
指气量狭小,或指有小心计。 |
火冒三丈 |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
月下老人 |
神话传说中主管人间婚姻的神。后来指媒人的代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