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一枕黄粱 |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
神魂颠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
顾影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诞妄不经 |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还淳反素 |
同“还淳反朴”。 |
乌鸦嘴 |
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
择木而栖 |
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