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
指手画脚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蛮不讲理 |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兵无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按捺不住 |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