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烈的成语

有关烈的成语

有关烈的成语共收录54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干柴烈火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今日天缘凑巧,竟赏了他,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投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的开。”
遗德休烈见“遗德馀烈”。宋·王珪《赐韩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朕蒙遗德休烈,既已布泽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赋爵,庸敢后乎!”
慷慨激烈见“慷慨激昂”。《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七贞九烈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宁死不失身。元·李行道《灰阑记》:“拼守着七贞九烈,怕甚么六问三推,一任他万打千敲。”
三贞九烈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燎原烈火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九烈三贞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
烈火烹油比喻声势气焰很盛。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烈女不嫁二夫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便好道一马不背双鞍,双轮岂碾四辙,烈女不嫁二夫,我怎肯嫁侍于人。”
烈士徇名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真金烈火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非自奖真金烈火,傥好比浊水红莲。”
遗芳馀烈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丰功伟烈丰:多;伟:大,显赫;烈:功业。伟大的功绩和成就。宋·王仲旉《南都赋》:“吾之徒闻孝王之遗风旧迹,不睹大宋之丰功伟烈。”
遗休馀烈见“遗芳馀烈”。
忠孝节烈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羽蹈烈火羽:鸟。鸟去踏灭烈火。比喻不自量力而自取灾祸。汉·刘向《新序·杂事》:“若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绕沸,若羽蹈烈火,入则焦没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