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廉的成语

有关廉的成语

有关廉的成语共收录34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顽廉懦立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廉洁奉公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廉远堂高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大法小廉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鲜廉寡耻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朝廷不复敦尚名节,故士大夫鲜廉寡耻,不知君臣之义。”
毁廉蔑耻蔑:无。不顾廉耻。明·方孝孺《官政》:“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耻之行。”
俭可以助廉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宋史·范纯仁传》:“亲族有请教者,纯仁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廉可寄财能够以钱财相托。指十分廉洁的人。《孔丛子·陈士义》:“仁可与托孤,廉可以寄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