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等的成语

有关等的成语

有关等的成语共收录36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等闲之人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学不躐等躐等:越级,不循原有序列。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幼者听而不问,学不躐等也。”
等因奉此旧时公文用语。“等因”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下文”。现多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邹韬奋《抗战以来·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否则岂不仍是‘等因奉此’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
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着述等身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着书等身”、“著作等身”。
越次躐等次:次序;躐等:越级。超越等级次序。宋·苏轼《御试制科第一道》:“今陛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
等价交换相同的价值进行平等交易。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大家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来互相帮助,解决劳力不足牲畜缺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