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翼的成语

有关翼的成语

有关翼的成语共收录45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燕翼贻谋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戢鳞潜翼戢:收敛;潜:隐居。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晋书 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比翼齐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羽翼既成比喻力量已经具备。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4回:“备乃人杰也,今若不击,待其羽翼既成,急难图矣。”
戢鳞委翼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同“戢鳞潜翼”。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翼无复望。”
如虎得翼同“如虎傅翼”。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二狐有将相之才,今从重耳,如虎得翼。”
隐鳞戢翼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垂头搨翼亦作“垂头塌翅”。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