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甘的成语

有关甘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甘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甘拜下风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清 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食甘寝安见“食甘寝宁”。《北史·恩幸传·赵默》:“及诉将获罪,默因构成以诛之,然后食甘寝安,志于职事。”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甘心首疾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甘贫乐道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不仰慕之。”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甘败下风甘:情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方。对人自认不如,真心佩服。《左传·僖公十五年》:“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沛雨甘霖充足而甘美的雨水。比喻恩泽深厚。明 无名氏《四贤记》第二十八出:“情浓意长,情浓意长,沛雨甘霖,憔悴生香。”
甘泉必竭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咽苦吞甘犹咽苦吐甘。偏指吃苦。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想着我咽苦吞甘,十月怀耽,乳哺三年。”
分甘共苦同享幸福,分担艰苦。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柔风甘雨柔:温和。和煦的春风和及时的春雨。泛指和风细雨。春秋·齐·管仲《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百寿,百虫乃蕃。”
甘苦与共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甘居下流甘:情愿,乐意;居:处于;下流:下游,比喻落后。甘心落到别人后面。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二部分:“听说快要升哨官了,儿子又在进学堂,如何能不要面子,甘居下流呢?”
心甘情原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甘心情原谓完全愿意。
甘心受罚甘心:情愿。情愿受到处罚。
甘之若饴甘:以为甘;饴:甜。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和作出牺牲。《明史·桑乔等传赞》:“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一悟。”
甘言厚币甘:甜;币:礼物,金钱。甜蜜的言辞,厚重的礼品《梁书·侯景传》:“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
甘心如荠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诗经 邶风 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肥醲甘脆醲:指酒性浓烈;甘脆:美味。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甘冒虎口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
重赏甘饵甘饵:甜美的糕饼。用优厚的赏赐,作吸引人的甘饵。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