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服的成语

有关服的成语

有关服的成语共收录53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心服口服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明·唐顺之《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
做小服低形容低声下气,甘居人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一方面是芙蓉柔顺,甘于做小服低。”
心服首肯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然则他何不一开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无服之丧谓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拳拳服膺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安生服业服:从事。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梁斌《红旗谱》:“她想到冯老兰,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她的心情更加忧惧不安。”
舒舒服服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服服贴贴指让人信服或物品平整。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以渴服马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服气餐霞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餐霞:指不食人间烟火。指修炼道术。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服气餐霞总是空,导引劳形枉费功。”
作小服低指与人作妾或顺从比己低下者。形容谦退温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降服而囚脱去上衣,象囚犯那样,表示谢罪。
负固不服依恃险阻而不臣服。《周礼夏官大司马》:“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郑玄注:“负,犹恃也,固,险可依以固者也;不服,不事大也。”
葛巾野服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戴葛布头巾,穿乡野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这国能葛巾野服,扮作了道童模样。”
从风而服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战国策 秦策一》:“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不服水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