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麻的成语

有关麻的成语

有关麻的成语共收录41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麻痹大意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纷乱如麻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快刀斩乱麻快:锋利。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北齐书 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拖麻拽布指戴孝。旧时,长辈丧亡,幼辈要披麻衣系白布。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谁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骨软筋麻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披麻救火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彻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
肉麻当有趣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鲁迅《古书与白话》:“可是竟又会有‘肉麻当有趣’,述说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快刀断乱麻快:锋利。比喻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果断解决复杂的问题。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泌之学说》:“苟其所发论所措施,与此正鹄相缪戾者,则昌言排击之,无所顾恋,无所徇避,快刀断乱麻,一拳碎黄鹤。”
麻痹不仁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头皮发麻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当西边‘中央军’被歼以后,一些伪保长确实感到头皮发麻。”
愁绪如麻愁绪:忧愁的心绪。麻:乱麻。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