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枝的成语

有关枝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枝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枝流叶布同“枝布叶分”。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公讳咸,字元卓,汝南西平人。盖秦将李信之后,孝武大将军广之胄也。枝流叶布,家于兹土。”
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或至死不渝的爱情。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巴结高枝高枝:比喻权贵。向权贵献媚取宠。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
有枝有叶形容真切详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防御惊得呆了道:‘庆娘见在房中床上卧病,郎君不信可以去看得的。如何说得如此有枝有叶?又且这钗如何得出世?真是蹊跷的事。’”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千仞无枝比喻人品正直。《水经注·汶水》:“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连理分枝喻夫妻分离。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魏鹊无枝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语出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枝大于本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颖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标枝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指太古时代。《庄子 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添枝加叶在画好的树上又添枝加叶。比喻在事物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渲染;添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也比喻捏造、夸大事实。宋 朱熹《答黄子耕书》:“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要须认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许多曲折。”
枝干相持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暨乎战国,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
左右枝梧支:支撑。撑住左边,挡住右边。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顾此失彼宋·陆游《太息》:“春忧水潦秋防旱,左右枝梧且过年。”
连枝分叶同根所生的枝叶。常喻兄弟之间的密切关系。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朕之于卿,兄弟非远,连枝分叶,兴灭相依。”
横生枝节横生:意外发生的;枝节:树干上长出的枝和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进一些问题;干扰了主要问题的解决。宋 叶适《答少詹书》:“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叶横生,意见多疑。”
枝节横生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债公等案,均有领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从前中国各口之枝节横生,亦实由于此。”
言无枝叶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词文字简洁,没有枝蔓的言词。《宋史·李沆传》:“内行修谨,言无枝叶。”
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节上生枝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枝节上又生出枝桠。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问题。宋·朱熹《答吕子约书》:“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也无用处也。”
南枝北枝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唐 李峤《鹧鸪》诗:“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粗枝大叶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加枝添叶在叙事或转述时,于主要事件外,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金瓶梅传奇》第十三回:“汤裱褙道:‘不是奴才夸口,敢怕时日久时,便是王抒亲看,也难辨真伪。 ’遂又加枝添叶,把如何拿王抒欺君误国罪唬她,唬得她当场晕死过去。”
琼枝玉叶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唐·萧颖士《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况琼枝挺秀,玉叶资神,允厘监抚,仪形稚颂。”
抱枝拾叶犹言舍本逐末。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
枝分缕解指详尽而有条不紊地辨别分析。清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事至则剖晰毫厘,枝分缕解,辨穷万变,而断以片言。”
本枝百世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见“本支百世”。
琼林玉枝琼:赤色玉。比喻人的资质高洁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他小哩怎的便知,根科儿是月窟仙枝,胎胞儿是琼林玉枝,胚团儿是俊才英气。”
枝辞蔓语指繁冗芜杂的言辞。同“枝词蔓语”。《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 〈民报〉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吾驳论者之文,列举其主要之点,而一一辨之,未尝有枝辞蔓语。”
添枝接叶增添树的枝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加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使之走样。宋 朱熹《答黄子耕书》:“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要须认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许多曲折。”
枝末生根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起承转收以诗……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虫相衔成青竹蛇而何?两间万物之生,无有尻下出头,枝末生根之理。”
剪枝竭流剪:绞切;竭:干涸。剪断树枝,使支流干涸。比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魏书·高闾传》:“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一枝一栖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加叶添枝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述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枝叶扶苏见“枝叶扶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