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显的成语

有关显的成语

有关显的成语共收录37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大显神通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官高爵显爵:爵位,官爵;显:显要,显赫。指官职很高,爵位显赫。秦腔《游龟山》第五场:“官拜湖广总督,真乃官高爵显,富贵荣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富贵显荣财多位高,显赫荣耀。《隶释·汉先生郭辅碑》:“有四男三女,咸高贤姣丽,富贵显荣,可谓子孙繁者已。”
身显名扬身世显赫,声名远扬。元·施惠《幽闺记·推就红丝》:“兄弟,所喜者志得意满,身显名扬;所悲者家园荡废,恐瑟凄凉。”
显祖荣宗见“显祖扬宗”。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9回:“后来封妻荫子,显祖荣宗,皆是君王赐的厚恩。”
各显身手各:各自;显:表现,显露;身手:本领。各自显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若隐若显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宋 赵佶《宣和画谱 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
高爵显位爵:爵位,官爵;显:显要,显赫。指官职很高,爵位显赫。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微显阐幽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显赫人物名人,有权势的人物。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1章:“从此,刘麻子就成了双水村一个显赫人物。”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存孝:五代李克用的养子;彦章:五代朱温的部将。有了李存孝,就显不出王彦章。比喻一个有突出才华的人,压倒了另一个才华稍次一点的人。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9回:“再要挂搭上他,可说‘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见:通“现”;显:明显。看来是隐蔽的、最细微的,实际上是最明显、最具体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显微阐幽显示细微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著明。《周易 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显姓扬名谓显耀门第,传扬名声。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