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走的成语

有关走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走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奔走相告奔;走:跑。奔跑着互相转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时;急迫地互相转告有关的人。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离弦走板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浩然《艳阳天》第12章:“您哪,也当过解放军呀,花一点,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
走南闯北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抗尘走俗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玉走金飞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鹿走苏台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东汉 班固《汉书 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横行直走见“横行直撞”。清·陈天华《警世钟》:“当初金鞑子、元鞑子,在中国横行直走,没有一个敢挡住他。”
走身无路无路可走。比喻身陷绝境。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无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见你了。’”
落荒而走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一回:“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
走火入魔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
走投没路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
星驰电走驰:奔驰;走:跑。象星疾驰,如电急闪。形容极其迅速。元·杨显之《潇湘雨》楔子:“腿上无毛嘴有髭,星驰电走不违时,沿河两岸长巡哨,以此加为排岸司。”
牛马走指在皇帝前如牛马般奔走的人。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行尸走骨见“行尸走肉”。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飞禽走兽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飞鹰走犬见“飞鹰走狗”。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飞觞走斝犹言飞觥献斝。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逆阪走丸见“逆坂走丸”。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槕,岂云易哉!”
串街走巷串:串门;巷:胡同。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
飞沙走砾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禅虚寺》:“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铄,举止皆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暧于余处。”
走后门比喻通过托情或利用职权等不正当的途径谋取通融或利益。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肥私。”
无路可走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铤鹿走险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档案》:“诚恐川人骤见兵威,妄思自卫,铤鹿走险,风鹤皆惊。”
贩夫走卒旧指小贩和差役。泛指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阿英《吃茶文学论》:“若夫乡曲小子,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余,也要跑进小茶馆去喝点茶。”
下坂走丸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飞墙走壁飞:形容迅速如飞。指能飞越房檐,攀登墙壁。形容武艺高强,身体矫捷如飞。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进到庵中。”
一走了之谓不顾而去。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界。”
弛声走誉指名声传扬。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下阪走丸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胡走游飞漫无目的,四处游荡。
风驰云走形容奔驰疾速。唐 牛僧孺《玄怪录 岑顺》:“三奏金革,四门出兵,连旗万计,风驰云走,两皆列阵。”
走胡走越胡:古代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越:古国名,在今江浙一带。比喻智能之士被迫逃亡,为敌国所用。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衔枚疾走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宋 欧阳修《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走为上策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走马之任骑着马去上任。指官员出任新的职位。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目今主上图治心切,不尚浮藻,将某左迁江州司马,刻日走马之任。”
走斝传觞斝、觞: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
走斝飞觞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元·张可久《寨儿令·秋日宫词》:“泛羽流商,走斝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