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踪的成语
有关踪的成语
有关踪的成语共收录43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来踪去路 | 见“来踪去迹”。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笔,把我的来踪去路,实打实有一句说一句,给我说这么一篇。” |
来无影,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
浪迹浮踪 | 到外漫游,行踪不定。 |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想当日恨冲冲,乱离间家业空,浪迹浮踪,水远山重。” |
杳无踪影 | 同“杳无踪迹”。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
行踪无定 | 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
紧行无善踪 | 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就不可能完美无缺。 | |
潜踪蹑迹 | 谓藏匿行踪。 | 明·徐元《八义记·锄麑触槐》:“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 |
寻踪觅迹 | 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
追踪问迹 | 踪:脚印,踪迹。追寻踪迹。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陈秋碧<梧桐树>》:“阳台梦杳,苦追踪问迹,似无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