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碎的成语

有关碎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碎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摧身碎首即粉身碎骨。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珠沉玉碎比喻美女的死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零珠碎玉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七零八碎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零打碎敲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也指零星消灭。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碎玉零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燕谷老人《续孽海花》楔子:“当时汪柳门吴清卿等诸名士,时时自苏来常,诗酒流连,吟余醉后,碎玉零玑,文壁绮窗,墨痕狼藉。”
零七八碎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老舍《老张的哲学》:“今天买皮鞋,明天买白帽子,书钱花得不多,零七八碎差一点没叫我破产。”
心寒胆碎寒:战栗。形容十分惊恐。《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小孙屠开封府公断>》:“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
碎首糜躯头颅粉碎,身躯糜烂。犹言粉身碎骨。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方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零零碎碎细碎的事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玉碎,毋瓦全宁:宁愿;毋:不要。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郭沫若《断断集·不灭的光辉》:“这种精神,这死不妥协宁玉碎,毋瓦全的精神,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值得我们继承的。”
玉碎香残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清 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拋雨断重泉墮。”
玉石同碎犹玉石俱焚。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片鳞碎甲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虽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鳞碎甲,发明此主义者,固已不少。”
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形容文词杂乱、琐碎。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接风送行,及至任中,宦囊百凡顺意,这都不为烦言碎语。”
颠扑不碎颠:跌到;扑:拍打。无论怎样摔打都破碎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无可辩驳。宋·文天祥《西间书院释菜讲义》:“天地间只一个‘诚’字,更颠扑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