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弟的成语
有关弟的成语
有关弟的成语共收录5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
兄弟孔怀 | 孔:很;怀:思念。兄弟之间非常思念。 | 《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
岂弟君子 |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 《诗经·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
高足弟子 | 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
腰鼓兄弟 | 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 《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
香火兄弟 | 香火:香烛,香和灯火。焚香结拜的异姓兄弟 | 唐·崔令钦《教坊记》:“坊中诸女以气类相似,约为香火兄弟,每多至十四五人,少不下八九辈。” |
误人子弟 | 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
兄弟阋于墙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
四海皆兄弟 | “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 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纨绮子弟 | 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清·戴名世《汪河发墓志铭》:“然人无贤愚,皆向往河发,纨绮子弟或请纳交附河发为重。” |
兄死弟及 | 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
故家子弟 | 故家:世家大族。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独自回进房来,对刘氏说道:‘我也是个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说罢,泪如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