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泣的成语

有关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泣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牛衣对泣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枕戈泣血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惊神泣鬼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杨朱泣歧杨朱:人名。杨朱在十字路口哭泣。指对别人误入歧途而感伤。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
风号雨泣风声像是怒号,雨声像是哭泣。渲染悲壮的气氛。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
鬼泣神号同“鬼哭神号”。清·感惺《游侠传·侠圆》:“一丛白草杂黄沙,鬼泣神嚎心乱麻。”
椎心泣血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红肿得像流出血似的。用拳头捶打着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红肿;像要流出血一样。形容极度悲恸。汉 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可泣可歌见“可歌可泣”。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70首:“见案上有见赐于书,哭似村诸绝,情文双至,可泣可歌。”
椎心饮泣犹言椎心泣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抱璞泣血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吞声忍泣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疼心泣血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如诉如泣诉:说;泣:哭。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涓重整弦声,备写抑扬之态,如诉如泣。”
辟踊哭泣辟:通“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衰绖管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泣下如雨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西汉 刘向《说苑 复恩》:“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
向隅而泣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