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拙的成语

有关拙的成语

有关拙的成语共收录38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将勤补拙以勤奋弥补笨拙。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辞巧理拙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鸠巢计拙鸠:布谷鸟;拙:笨。形容人不善经营,拙于生计。元·马致远《双调·秋思》:“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顿口拙腮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拙口笨腮犹拙嘴笨舌。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三:“咬文嚼字,秀才当行;拙口笨腮,农人本色。”
拙口钝腮比喻嘴笨,没有口才。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兵闻拙速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孙子 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