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杖的成语

有关杖的成语

有关杖的成语共收录22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杖头木偶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杖履纵横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拿刀动杖泛指动武。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明火执杖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杖杜弄麞指人借读别字。《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束杖理民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持刀动杖持:拿。杖:木棒。指动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谁闹来着?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杖履相从指追随左右。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