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暴的成语

有关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暴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暴发户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仗着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对方。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于是一乡自为一国,一姓自为一群,以众暴寡,以强凌弱。”
铩羽暴鳞飞鸟羽毛脱落,养鱼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南朝·宋·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冯河暴虎犹言暴虎冯河。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十寒一暴冻十天,晒一天。比喻做事时而抓紧,时而懈怠,进展不快。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就中此宅尤费手,官织工材半佣顾。十寒一暴半载强,才得安床置铛釜。”
荒时暴月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横征暴敛横:蛮横;征:征发;征税;敛:搜刮。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清 吴趼人《痛史》:“名目是规划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豪干暴取谓恃强夺取。明·何景明《内篇》:“治储之事,散有聚无,士需将征,豪干暴取,凶不改敛,贫不减费,权利而府怨是难之也。”
暴衣露冠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汉书·燕刺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骤风暴雨见“骤雨暴风”。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众人都担心这时正是下雷雨的节令,猛不防来一阵骤风暴雨,人们藏在地洞里难免遭水淹。”
横征暴赋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固合抚绥黎庶,上副天心,蠲减征徭,内荣乡里。而乃横征暴赋,不奉典常,擅破人家,自丰私室。”
暴厉恣睢暴:残暴;恣睢: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形容残暴凶狠,恣意横行。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厉恣睢,叫人畏惧。”
除残祛暴除:去掉;祛:除去;暴:凶暴。铲除残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专一除残祛暴,济困扶危。”
乞儿暴富乞儿:乞丐。乞丐骤然发了大财。比喻学问大增。明·袁宏道《瓶史·器具》:“然寒微之士,无从致此,但得宣、成等窑磁瓶各一二枚,亦可谓乞儿暴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