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盘的成语

有关盘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盘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盘根错节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合盘托出指全部显露或说出。清 李光庭《乡言解颐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羡之眼,败家妇不足之心,合盘托出。”
杯盘狼藉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盘龙卧虎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盘木朽株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后汉书 循史传 孟尝》:“盘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宋·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大才榱盘同“大才盘盘”。
杯盘狼籍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见“杯盘狼藉”。
安如盘石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虎踞龙盘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硬语盘空硬:遒劲有力的语句;盘:盘旋。遒劲有力的语文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唐·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盘根问底盘:仔细查问;问:寻问。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诸事并不留心,究竟见闻不广,被小山盘根问底,今日也谈,明日也谈,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安于盘石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磨盘两圆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俺如今不添别缘,老实说磨盘两圆,呀,俺则把这几点儿回话柳爷衙院。”
暗中盘算指暗自在心中计算自己的得失等。
盘空硬语硬语:指行文遒劲有力。形容文章气势磅礴,雄健有力。唐·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犬牙盘石《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后因称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为“犬牙盘石”。《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朱盘玉敦珠盘: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周礼 天官 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龙盘虎踞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重利盘剥盘剥:指放债辗转剥削。用高利贷的方式进行残酷剥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你父亲所为,固难谏劝,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
蠖屈螭盘蠖:尺蠖;螭:传说中无角龙;盘:通“蟠”,回绕。像蠖弯曲,像螭回绕。形容屈曲回绕的样子。唐·李绅《灵蛇见少林寺》:“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根据盘互见“根据盘互”。《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殿中宿卫,易以私人,根据盘互,纵恣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