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巢的成语
有关巢的成语
有关巢的成语共收录53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鸠居鹊巢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毛传:“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后用“鸠居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措置不当等。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毛传:“鳲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 |
巢毁卵破 |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 《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
鹊巢鸠主 | 同“鹊巢鸠居”。 | 清·蒋士铨《贺新凉·再叠韵束心斋》:“费商量、虎威狐假,鹊巢鸠主。” |
鸠巢计拙 | 鸠:布谷鸟;拙:笨。形容人不善经营,拙于生计。 | 元·马致远《双调·秋思》:“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
巢居穴处 | 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 | 北魏 卢元明《剧鼠赋》:“跖实排虚,巢居穴处,惟饮噬于山泽。” |
焚巢荡穴 | 比喻彻底摧毁。 | 明·唐顺之《牌》:“各处劲兵前来,焚巢荡穴,不留一人,乃已。” |
巢倾卵破 | 鸟巢倒了,卵也会打碎。比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能幸免。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
破巢馀卵 | 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 |
破巢余卵 | 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 明 夏完淳《〈续幸存录〉自序》:“破巢余卵,旦夕待命。” |
巢焚原燎 | 极言战祸惨烈。 | 《文选左思<魏都赋>》:“奸回内赑,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