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镜的成语

有关镜的成语

有关镜的成语共收录4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宋 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明镜高悬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称颂官吏审案严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锐;明察秋毫;公正无私。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镜里采花见“镜里观花”。《白雪遗音·无楼梯儿》:“竹篮子打水,镜里采花,抓不着他。”
有色眼镜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
虚堂悬镜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宋史 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以古为镜见“以古为鉴”。《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水月镜像水中月,镜中像。指一切虚幻的影像。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唐·裴休《唐赐紫方大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
破镜重归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
孤鸾照镜比喻无偶或失偶者对命运的伤悼。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秦庭朗镜秦庭:秦王朝;朗:明亮。秦始皇的能照人五脏六腑的镜子。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萧相明条。”
山鸡舞镜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