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丧的成语

有关丧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丧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明 无名氏《破天阵》:“杀匈奴亡魂丧胆,保家邦万载咸宁。”
丧尽天良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闻风丧胆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唐 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丧身失节身受污辱,失去节操。鲁迅《小说旧闻钞·红楼梦》:“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
无服之丧谓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丧门神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山上有个强人,平生只好杀人,世人把他比做丧门神,姓鲍名旭。”
丧门星爱争吵的人。比喻带来灾祸或者晦气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犯着这位丧门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碰看罢!”
丧胆游魂丧:丧失;丧胆:形容恐惧到极点;游魂:魂游。魂魄飘荡无定。形容恐惧至极。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若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汉 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丧言不文文:文体,辞采。指居丧其间言辞要质朴。《孝经·丧亲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礼无容,言不文。’”
惊魂丧魄形容十分恐惧。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病风丧心风:通“疯”,疯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宋·苏洵《谏论》:“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
魂消魄丧同“魂飞魄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7回:“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地动,岳撼山摇,城中军马,惊得魂消魄丧,不杀自乱。”
惊心丧魄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借面吊丧意谓虚有其表。《后汉书·弥衡传》载:汉末弥衡恃才傲物,别人问他对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但实则徒有虚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邦:国家。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一言而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