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肠的成语

有关肠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肠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兜肚连肠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羊肠小径像羊肠子那样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岖的山路。巴金《家》:“进了这门,他们即发现一条羊肠小径躺在竹林中间。”
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苏雪林《玉溪诗谜》:“这一首真是心颤魂飞、肠回气荡时做出来的好诗。”
羊肠九曲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翻肠搅肚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杨朔《雪花飘飘》:“不过也怪,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
柔肠寸断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铁心木肠见“铁心石肠”。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热肠冷面热心肠,冷面孔。形容内心热情,表情却冷漠。
锦绣肝肠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唐 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梁简文帝《应令》:“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唐 冯延巳《酒泉子(芳草长川)》:“风微烟澹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别具心肠指另有打算和企图。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悬肠挂肚形容挂念之深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只为父亲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
蝉腹龟肠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南齐书 王僧虔传》:“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
别有肺肠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诗经 大雅 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菩萨心肠菩萨的慈悲胸怀。比喻心地仁慈。《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
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酒有别肠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独维岳在。曦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回肠伤气见“回肠荡气”。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
花花肠子比喻奸诈的计谋或有奸诈心计之人。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这个秀才区长回来,花花肠子比哪个区长的都多。”
机心械肠【解释】:机巧诈变的心计。清·李渔《意中缘·错怪》:“非吾辈,真鄙儒,机心械肠全未除。”
百结愁肠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宋 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腹热肠慌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
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刮腹湔肠刮:用锋刃平削;湔:洗。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6回:“不晓要怎样改头换面,刮腹湔肠,才能博得美人欢心。”
回肠结气回:回转。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其词凄丽妍约,情不自胜,令人诵之回肠结气,几欲掩过纳兰容若。”
草腹菜肠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学问,草腹菜肠,对着众位长者,也吟诗一首,万望勿哂者。”
鱼肠尺素指书信。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愁肠殢酒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心肠愁闷的人容易病酒。唐·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