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韬的成语

有关韬的成语

有关韬的成语共收录3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卷甲韬戈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韬光隐晦同“韬光养晦”。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失望而至于消极,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残忍,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
文韬武韬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
韬迹隐智谓藏匿踪迹,不露才智。北齐·刘昼《新论·韬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韬迹隐智,以密其外。”
韬光隐迹同“韬光晦迹”。金·马钰《满庭芳·咏和师叔辞世》词:“怀美,便韬光隐迹,二十余年。”
韬曜含光掩藏隐匿光明。谓不显耀名声。明·何景明《七述》:“出则施声教,款遐荒,臻盛美,流休详;处则韫椟深藏,韬曜含光。”
衔勇韬力衔:含;韬:掩藏。把勇气和力量掩盖起来。比喻收敛锋芒,待机而动。唐·柳宗元《献平淮夷伯雅表》:“衔勇韬力,日思予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