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楚的成语

有关楚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楚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四面楚歌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楚楚可怜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织楚成门形容房屋简陋。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织宿楚以成门,籍外扉而为户。”
楚才晋用比喻用才不当。邹韬奋《不能两全》引吴晓晨信:“既是天赋他聪敏的资质,要削足就履般来受这特殊环境的支配,楚才晋用,那是不可能的。”
楚腰纤细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楚楚谡谡形容风度清雅高迈。清·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楚生色不甚美,虽绝世佳人无其风韵,楚楚谡谡,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
楚弓楚得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楚腰蛴领谓腰肢纤细,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之美。后蜀·阎选《虞美人》词:“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
楚歌四合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凄凄楚楚指十分凄凉悲哀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7回:“凄凄楚楚又哭起来;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把当初分别的话,一一诉将出来。”
北辕适楚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汉 荀悦《申鉴 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衣冠齐楚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青楼楚馆犹言秦楼楚馆。指歌舞场所。亦指妓院。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青楼楚馆,骚人词客,杂沓其中,投赠楹联,障壁为满。”
衣冠济楚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济楚庞儿俊,可知道引动俺莺莺。”
越凫楚乙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南朝 齐 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
秦树楚天秦地的树与楚国的天。形容相距很远。明·高瑞南《山坡羊·怨秋声》:“年华虚度,狠撩人情沾起初,想孤鸾别鹤空调,奈秦树楚天耽误。”
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语出《孟子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钟仪楚奏钟仪:春秋时楚国的乐官,被晋国俘虏,晋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仍旧是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文子曰:‘楚囚,君子也一乐操土风,不忘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