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宵的成语

有关宵的成语

有关宵的成语共收录3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春宵一刻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昼慨宵悲昼:白天;宵:夜晚。白天慨叹,夜晚伤悲。形容非常悲痛。《宋书·鲁爽传》:“嵩霍咫尺,江河匪远,夷庾雍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昼概宵悲。”
连宵达旦犹言通宵达旦。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宵旰忧劳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明史 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宵旰图治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明史 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衣宵食旰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进食。常用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语出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宵旰攻苦宵:夜;旰:天晚。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