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漏的成语

有关漏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漏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吞舟是漏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漏瓮沃焦釜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
囊漏贮中亦作“囊漏储中”。谓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以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汉·贾谊《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欤?”
钟漏并歇比喻年老衰残。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无愧屋漏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春光漏泄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唐 杜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挂一漏万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玲珑透漏见“玲珑剔透”。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石在亭前池中,高八尺,阔半之,玲珑透漏不瘦不肥,前后俱无斧凿痕,太湖之绝品也。”
不欺室漏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自是大臣守正,不欺室漏。”
藏头漏影藏:隐藏。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影子。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元·佚名《鸳鸯被》:“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
漏尽钟鸣见“漏尽锺鸣”。《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