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邦的成语
有关邦的成语
有关邦的成语共收录32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
民为邦本 | 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 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兴邦立国 | 邦:国家。建立和振兴国家。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
入邦问俗 | 见“入国问俗”。 | 叶圣陶《席间》:“‘入邦问俗,古之道也。’主人唱着古人的调子。” |
敦睦邦交 | 敦睦:亲厚和睦;邦:泛指国家。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 | 鲁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体而言,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 |
一言兴邦 |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
父母之邦 | 指祖国。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 邦:国家。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一言而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