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慈的成语

有关慈的成语

有关慈的成语共收录26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假慈悲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毛泽东《论鲁迅》:“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
慈眉善眼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左传 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慈悲为本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