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仰的成语
有关仰的成语
有关仰的成语共收录56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仰首伸眉 | 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 |
后仰前合 | 仰:仰面朝天;合:弯身俯地。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 |
与世偃仰 | 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 《荀子 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
高山仰之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 《管子 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 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
仰面朝天 | 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几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 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 |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
仰之弥高 | 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原指孔子之道;高不可及。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与时俯仰 | 时:时势;俯仰:随宜应付。跟着世风进退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
俯仰由人 | 集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 金 元好问《论诗》:“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仰观俯察 |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 《周易 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
司农仰屋 |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30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又要办理新政,正在司农仰屋的时候,势不免裁者经费。” |
仰息他人 | 仰:倚靠。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 |
俯拾仰取 |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
俯仰之间 | 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 《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
俯仰随人 | 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 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
钻坚仰高 | 坚:疑难。仰:抬头看。指越钻研越深,越抬头看越高。形容努力深钻细研,力求达到高水平。亦作“钻坚研微”。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汉·赵壹《非草书》:“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罢劳。” |
驷马仰秣 | 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 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