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残的成语

有关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残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残花败柳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抱残守缺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残兵败将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老弱残兵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残年余力指年老体衰。《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断幅残纸断:残;幅:指小笺。指残留或不相联属的写有诗文的小笺。《宣和书谱·行书·吴通玄》:“至于文稿,断幅残纸人争传之。”
残编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宋 欧阳修《论删去正义中讥纬札子》:“残编断简,出于屋壁。”
残军败将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明 无名氏《开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这些残军败将,你都杀了,倒也是个干净。”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残茶剩饭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如今天色晚了也,有甚么残茶剩饭,与俺两个孩子些吃。”
断简残编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宋 陆游《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勋,东皋犹得肆微勤。”
残酷无情残忍冷酷,没有任何情面。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有不少传说谈到这位狗肉将军的残酷无情的忠实。”
断垣残壁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徐迟《火中的凤凰》:“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留下一片瓦砾场,断垣残壁。”
残冬腊月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未必有好日了。”
败将残兵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明 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叶瘦花残比喻女人的衰老。明 王玉峰《焚香记 构祸》:“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来叶瘦花残,悔之晚矣。”
玉碎香残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清 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拋雨断重泉墮。”
残圭断璧残缺不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宋 楼钥《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书既刊诸石,此虽仅得三分之一,残圭断璧要自可宝。”
剩山残水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芝残蕙焚芝、蕙:都是香草,比喻贤德之士。比喻贤德者的亡逝或遭贬。《南史·刘峻传》:“敬通虽芝残蕙焚,终填沟壑,而为名贤所慕。”
断管残渖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渖,墨汁。
残章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同“断编残简”。宋 陆游《会稽志序》:“秦汉晋唐以降金石刻,歌诗赋咏,残章断简,靡有遗者。”
除残祛暴除:去掉;祛:除去;暴:凶暴。铲除残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专一除残祛暴,济困扶危。”
杯残炙冷炙:烤肉。指残剩的饭菜。也指权贵施舍的东西。宋·陆游《题少陵画像》诗:“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残忍不仁残忍:凶暴;仁:仁爱。凶恶暴虐不讲仁义。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
残丝断魂残:剩余;断:断绝;魂:魂魄。比喻即将死亡的生命。清·洪昇《长生殿·献发》:“奴身止鬖鬖发数根,这便是我的残丝断魂。”
残膏剩馥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新唐书 杜甫传赞》:“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断璧残璋璧: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像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璧。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璧残璋裹绛纱。”
养虎自残见“养虎自啮”。《魏书·羯胡石虎传》:“丞相便相凌蹈,恐国祚之灭不复久矣。真可谓养虎自残者也。”
残汤冷饭残:剩下。残剩下来的汤水和饭菜。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两个自吃了一回,剩下些残汤冷饭,与卢俊义吃了。”
残槃冷炙冷炙:已经凉了的烤肉。指残剩的饭菜。也指权贵施舍的东西。《郭子》:“王光禄曰:‘正得残槃冷炙。’”
月缺花残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唐 温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残汤剩水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闲茶。”
残虐不仁仁:仁爱。凶恶暴虐不讲仁义。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2回:“再说那山东鲁王刘豫守在山东,残虐不仁,诈害良民,也非止一端。”